次韵元量贶诗

野性由来不受羁,可堪风雨断追随。
卜邻有素须归隐,会面无多更话离。
拜我低头要晚岁,仗公取水记当时。
魏城邂逅犹惆怅,秋雁横分奈土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元量贶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王安中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立场。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王安中(1074年—1144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哲宗元符三年(1099年)进士。徽宗政和中,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宣和元年(1119年),拜尚书右丞,五年后授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在任期间,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不能制其骄横跋扈,曲意奉之。钦宗靖康初,为言者所劾,累贬象州安置,善属文,尤工四六。
  1. 诗歌原文
    野性由来不受羁,可堪风雨断追随。
    卜邻有素须归隐,会面无多更话离。
    拜我低头要晚岁,仗公取水记当时。
    魏城邂逅犹惆怅,秋雁横分奈土思。

  2. 诗意赏析

  • 野性不受羁:这里的“野性”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自然或生活的本真态度,不受世俗束缚。“不受羁”表明了他内心的自由与独立,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和约束。
  • 风雨断追随:风雨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而“断追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 卜邻有素须归隐:这里的“卜邻”意味着选择住所,而“有素”可能指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或生活的原则。“须归隐”则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会面无多更话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相聚时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
  • 拜我低头要晚岁:这里的“低头”可能象征着谦逊和顺从,“晚岁”则表达了对于晚年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 仗公取水记当时:这里的“仗公”可能指的是依靠他人的力量或帮助,“取水”则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记当时”则表明了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怀念。
  • 魏城邂逅犹惆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某个特定地点或场合与某人相遇时的情绪和感受,尽管可能是短暂的相聚,但仍然让人感到惆怅和留恋。
  • 秋雁横分奈土思:这里的“秋雁”可能象征着迁徙或离别的候鸟,“横分”可能表示分离或分配。“奈土思”则表达了对于土地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次韵元量贶诗》不仅是王安中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价值观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