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

宾客风流追七子,宗支文物笑诸郎。
青藜吹烛书编乱,古锦作囊诗卷长。
禅钵芋羹聊得共,寿杯酥酒故催忙。
秪今霜雪休车马,谁对熏炉语夜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是宋代诗人王安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繁荣,也展示了王安中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王安中,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属河北)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历任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等职。其一生虽历经政治风波,但在文学上有着不凡的成就,尤善四六文辞,有《初寮集》传世。
  2. 诗歌原文:宾客风流追七子,宗支文物笑诸郎。青藜吹烛书编乱,古锦作囊诗卷长。禅钵芋羹聊得共,寿杯酥酒故催忙。秪今霜雪休车马,谁对熏炉语夜堂。
  3.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首句“宾客风流追七子”表明诗人自比于古代文人七子中的一员,意指自己的风采不输古人。接着“宗支文物笑诸郎”进一步描绘了家族的荣耀以及自身在其中的地位。接下来的两句“青藜吹烛书编乱,古锦作囊诗卷长”则形象地展示了书籍的堆积和诗卷的长卷,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后半部分“禅钵芋羹聊得共,寿杯酥酒故催忙”,则是在描写生活场景中体现出的一种闲适与安逸。最后两句“秪今霜雪休车马,谁对熏炉语夜堂”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安中的《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