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相州荣归池上作

碧藕花风入袖香。
涓涓清露浥,玉肌凉。
折花无语傍横塘。
随折处,一寸万丝长。
还更擘莲房。
莲心真个苦,似离肠。
凌波新恨尽难忘。
分携也,触事著思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是宋朝诗人王安中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品原文
  • 碧藕花风入袖香。涓涓清露浥,玉肌凉。折花无语傍横塘。随折处,一寸万丝长。还更擘莲房。莲心真个苦,似离肠。凌波新恨尽难忘。分携也,触事著思量。
  1. 作者简介
  • 王安中,宋代诗人、词人,他的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其词多表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1. 词的意境
  • 在这首词中,“碧藕花风入袖香”描绘了一幅荷花随风轻拂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紧接着的“涓涓清露浥,玉肌凉”,则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娇嫩和清凉,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沁人心脾的凉爽。
  • “折花无语傍横塘”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荷花时的静默和沉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自然画面。
  • 在词的结构与形式上,它遵循了传统的宋词格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离别之苦的感慨。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及其带给人的清凉感觉,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诗中的“莲心真个苦,似离肠”暗示了离别之痛,而“凌波新恨尽难忘”,则体现了诗人在分别后仍然难以忘怀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王安中生活在宋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这首《小重山》的创作很可能是在一次赏花之后,或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如池塘边或花园之中。这些自然景观为诗人提供了灵感,使得词中的情感得以细腻地展开。

《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