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陂行

安成城头乌夜宿,啼乌未起鸡登木。
倾村入城来送君,马首摩肩袂相属。
但有庞首不识名,何物老翁出山谷。
老翁持酒前致词,家住西村大江曲。
大江两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属。
自从陂废田亦荒,官中无人开旧渎。
公沿故道堰横流,陂傍粳稻年年熟。
今年虽旱翁不忧,田头已打新舂谷。
谁云此陂会当复,老父曾闻两黄鹄。
嗟哉如君不负丞,躬行阡陌劝农耕。
监司项背只相望,风谣满路胡不听。
胡不听,寅陂行,为扣天阍叫一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寅陂行》是宋朝诗人王庭珪的作品,通过描绘老翁在寅陂复建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对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视与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宋王庭圭,字民瞻,号卢溪,生于安福,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他是一位具有政治抱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他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2. 诗歌原文:安成西有寅陂,溉田万二千𤱔。岁既久,官失其籍,大姓专之,陂旁之田,岁比不登。邑丞赵君搜访耆耋,尽得古迹,乃浚溪港,起堤阏,躬视阡陌,灌注先后,各有绳约,俾不可乱。
  3. 诗歌鉴赏:《寅陂行》以“安成城头乌夜宿”开篇,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随后通过对夜晚的寂静以及送别的场景的刻画,展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对主人公勤恳负责、关心农耕的赞扬,与监司的不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改善状况的期盼。整体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和事件,更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反映出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寅陂行》是一首反映宋代农业水利建设和社会现实的诗歌。它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展示了对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视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状况。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成为了研究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