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地控虔与洪,孤城斗绝吴楚东。
连年贼兵塞官路,烽火照夜旌旗红。
治中来时正逢此,自请按行山谷中。
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
凶徒披靡拜麾下,愿持田器为良农。
凯歌归陈破贼状,捷书飞入甘泉宫。
甘泉侍臣知姓氏,天子往往闻其风。
谓当到阙问边事,边上如今尘不起。
但把长笺造凤栖,莫说渡河挑马棰。
此公淹久佐一州,安用州民遮道留。
州中老人错料事,此公行立螭坳头。
庐陵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陵行》是宋代王庭珪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庐陵地的地理风貌和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王庭珪,南宋诗人,字民瞻,号竹坡居士,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见长。《庐陵行》便是他这种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赏析:《庐陵行》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庐陵地区的山水景色与人民生活。诗中“庐陵地控虔与洪,孤城斗绝吴楚东”描绘了庐陵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其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连年贼兵塞官路,烽火照夜旌旗红”则通过战事的紧张氛围,表现了战乱对民生的影响。此外,“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反映了战争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直接伤害。
作品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间疾苦重重。王庭珪作为一名士人,其作品往往蕴含着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庐陵行》通过对庐陵地区自然景观和社会状况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南宋初年的社会风貌,也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关注民生的责任感。这首诗不仅是王庭珪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研究南宋历史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