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蜡梅韵

蜡花檀晕香如梅,撺号入谱名京垓。
立斋形容消息大,浓芳不受霜雪埋。
疏影横枝虽未足,淡淡中色搀先开。
薰然不待诗料理,诗人无奈清香催。
诗清香韵两奇绝,诗香相感从何来。
只缘人与花相似,心香洒洒俱无埃。
坡公衣钵何敢睨,简斋香酒非吾裁。
有时静听群儿读,绕树日走数百回。
仰头生意已如此,俯视百草方枯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立斋蜡梅韵》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柏,字会之,号立斋,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有传世之作。
  1. 诗句原文
  • 蜡花檀晕香如梅,撺号入谱名京垓。
  • 立斋形容消息大,浓芳不受霜雪埋。
  • 疎影横枝虽未足,淡淡中色搀先开。
  • 薰然不待诗料理,诗人无奈清香催。
  • 诗清香韵两奇绝,诗香相感从何来。
  • 只缘人与花相似,心香洒洒俱无埃。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以蜡梅为题材,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品质。
  • 诗中“蜡花檀晕香如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蜡梅的花形和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腊梅盛开的园林之中。
  • “立斋形容消息大”,表达了作者对蜡梅坚强生命力的赞美。
  • “淡中色搀先开”,则揭示了蜡梅在寒霜中依然傲然绽放的独特韵味。
  1.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身处乱世之中,通过描绘蜡梅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1. 艺术特色
  • 《和立斋蜡梅韵》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很好地表现蜡梅的特质。其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也处理得当,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最后,诗人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王柏的《和立斋蜡梅韵》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