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花檀晕香如梅,撺号入谱名京垓。
立斋形容消息大,浓芳不受霜雪埋。
疏影横枝虽未足,淡淡中色搀先开。
薰然不待诗料理,诗人无奈清香催。
诗清香韵两奇绝,诗香相感从何来。
只缘人与花相似,心香洒洒俱无埃。
坡公衣钵何敢睨,简斋香酒非吾裁。
有时静听群儿读,绕树日走数百回。
仰头生意已如此,俯视百草方枯荄。

和立斋蜡梅韵

蜡花檀晕香如梅,撺号入谱名京垓。

立斋形容消息大,浓芳不受霜雪埋。

疏影横枝虽未足,淡淡中色搀先开。

薰然不待诗料理,诗人无奈清香催。

诗清香韵两奇绝,诗香相感从何来。

只缘人与花相似,心香洒洒俱无埃。

坡公衣钵何敢睨,简斋香酒非吾裁。

有时静听群儿读,绕树日走数百回。

仰头生意已如此,俯视百草方枯荄。

译文:
蜡烛花的檀红色晕香似梅花,名字被编入谱书中叫“京垓”。
立斋形容这种花消息(开花)很大,浓郁香气不被霜雪埋藏。
稀疏的影子横在树枝上,虽然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淡雅的颜色已经领先于其他花先开。
薰然的香气不需要诗歌来修饰,诗人无奈地欣赏这清新的香气。
诗中的清香韵味非常奇特,诗香相互感应,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因为人与花相似,所以心香洒洒,全都没有灰尘。
坡公的衣钵我不敢看,简斋的香酒不是我的品味。
有时候静静地听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绕着树走几百遍。
抬头看时生机勃勃,低头看着百草正枯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