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
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馀恨渺烟水。
摸鱼儿 其二 莼
介绍
《摸鱼儿·其二 咏莼》是清代尤侗的一首乐府和词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尤侗,字同人,号西堂,江苏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戏曲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以《长生殿》最为人所知。
作品内容:在《摸鱼儿·其二 咏莼》中,尤侗通过对“莼”的描述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问江姝、宝钗半股,又绕青丝一缕。洞庭渔父扁舟远,摘尽吴头楚尾”,形象地描绘了莼菜生长的自然景观和采摘的过程;“谁得似。似放诞文君、柔滑如脂体。佳人水沚。算不比浮萍,波漂露”。通过对比美人与莼菜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文化意涵:在传统文化中,莼菜不仅是一种食材,还常常与高雅的生活情趣联系在一起。《摸鱼儿·其二 咏莼》所蕴含的文化意涵深远。通过对莼菜的描写,诗人可能想要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艺术手法:尤侗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例如,在“问江姝、宝钗半股,又绕青丝一缕”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另外,通过对比的方式(如“不比浮萍,波漂露”)展现了莼菜与美人之间的差异,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历史影响:在古代文学史上,尤侗的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在其时代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不仅是尤侗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对于传统诗歌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此外,《摸鱼儿·其二 咏莼》的流传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取向。
《摸鱼儿·其二 咏莼》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及个人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