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其一

幼妇传来旧受辛,知君满腹贮阳春。
寿星台宿应同邑,草圣诗仙合一人。
紫橐禁中留赋咏,白莲社里炼丰神。
谁言林下长闲得,左席犹虚待秉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和 其一》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三组七言律诗之一。该诗作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批判。以下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表达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1. 诗词原文
  • 动而得谤亦名随,生子看来不必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认为人们因一时的冲动而受到非议,但这种名声并不值得追求。
  • 尔辈真堪畀豺虎,君王安用猎熊罴。:此句指出了社会中一些伪君子的存在,他们如同豺狼一般,而真正的英雄却被忽视。
  • 回首世间机阱恶,子归闭户有馀师。:诗人感叹世间的复杂险恶,并表示自己选择隐居,不再涉足尘世纷争。
  •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通过“鹄袍”和“雁塔”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重新振作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和表达方式。
  • 个人经历:刘克庄在官场中经历了多次贬谪,这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反思。
  1. 思想主题
  • 社会批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尤其是对那些沽名钓誉的人的批评。
  • 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 理想追求:诗中的“回首”、“子归”、“鹄袍”、“雁塔”等字眼,都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刘克庄的诗句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象征手法:诗中通过各种象征物(如“豺虎”、“熊罴”、“鹤袍”等)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意境深远: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刘克庄的《再和 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思想和丰富艺术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待困境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