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西湖 其二

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到西湖其二》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而非《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诗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一络香风十里堤,万株杨柳著行齐。
苏州浪得佳名字,试把湖山共品题。

诗中描绘了西湖边的风景和游人的愉悦心情。第一句“一络香风十里堤”,用“一络”形容香气浓郁,“十里堤”指长堤,暗示了西湖的美丽与历史的沉淀。第二句“万株杨柳著行齐”,通过“万株杨柳”表现春天的生机盎然,而“著行齐”则形容柳树密集生长,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第三句“苏州浪得佳名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这个美丽城市的赞美,认为它因西湖而闻名。尾句“试把湖山共品题”,则是说人们应当共同赏析这迷人的西湖景色。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袁宏道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和游记方面,他的《醉乡记》、《虎丘记》等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初到西湖其二》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初到西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诗歌,更是袁宏道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明朝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