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馀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鬨,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空山》是宋代著名诗人王灼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王灼,南宋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还涉及音乐、戏曲等多个领域。他的著述广泛,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以及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 作品原文
  • 王灼的《游空山》全文如下: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1. 作品鉴赏
  • 意境描绘:通过对空山景色的细腻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空灵、幽静的美。诗中的“紫金像”和“邃殿”暗示了这座山中可能有一座寺庙或宫殿,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 语言表达:王灼的语言风格古朴典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
  • 情感传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心境。这种情感的传递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 文化内涵:作为宋代的作品,《游空山》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审美和文化追求。

《游空山》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并被视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