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
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
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
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
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酬张参》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贾岛避地思溪庄的时候,时为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即九月二十九日,到十月初三日。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秋宿东林寺,山泉鸣石上。
夜雨滴阶除,萤光照书幌。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钟。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人。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解释:
首联“秋宿东林寺,山泉鸣石上”:描述了诗人秋天住在东林寺的夜晚情景,山泉在石头上流淌发出声响。
颔联“夜雨滴阶除,萤光照书幌”:描绘了夜晚雨水滴在台阶上,萤火虫在窗户旁闪烁的景色。
颈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丛”:反映了诗人居住的地方周围荒凉,只有一些草丛和小径相连。
尾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钟”:描绘了鸟儿停留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照耀下敲击着寺庙里的钟声。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友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