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
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
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九月二十九日到思溪庄避人事,十月初四日过生朝方归。初三日早恕子遣人来送酒食并词二阕,因成唐律二首其一。

【注释】:

九月: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古人在此日登高赏菊饮酒,以避恶疾。 二十九日:即重阳节。思溪庄:地名。 避人事:躲避人世的纷争。 十月:指农历十月初一。生朝:旧时称生日为“生朝”。 归:归来。 初三:农历正月初八。 来日:明天、后天。 中岁:指中年时期。 无弟兄:没有兄弟。 绝知:彻底知道。 短:短暂。 万事:一切事情。 忘情:不关心或忘记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佳节后返回家乡时所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

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

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注释】:

僻远:偏远、偏僻。 无来客:没有客人来访。 尪羸:形容体弱多病。 厌久生:厌倦了长久的孤独生活。 拥炉:拿着火炉取暖。 独坐:独自坐着。 扶杖:扶着拐杖。 中岁:中年时期。 失怙恃:失去父母。 晚年:老年时期。 无弟兄:没有兄弟姐妹。 绝知:彻底知道。 短:短暂。 忘情:不关心或忘记感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后返回家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能力和深邃的思考力。

译文

九月二十七日至思溪庄躲避世俗纷争,十月初一过生朝才回家。初三早上恕子派仆人送来酒食并诗词二篇,因此作《唐律二首》。其一

远离僻静之地无人来访,身体虚弱厌恶长久孤单。

抱着火炉独自坐着,拄着拐杖懒得缓缓行走。

年中失去父母的依靠,晚年没有兄弟相伴。

完全意识到日子过得非常短暂,一切事情都可抛之脑后不再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