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一壑胸次,来在市廛结庐。
只恐飞腾燕颔,未容袖手深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丘一壑胸次,来在市廛结庐。
只恐飞腾燕颔,未容袖手深居。
《卜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这首诗是韩愈晚年隐居宜州时所作,反映了诗人退隐后的恬淡心境。
诗中“卜居”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追求。他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用“卜居”来表达他的隐居决心。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他在宜州的居住环境,如“宜州城北有山,山上有松柏,松柏之下有清泉,泉下有石室。”这些自然景观都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诗的后四句中,韩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光阴,追求真理。他提倡“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还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不是物质的享受。最后一句“吾道不行矣,我何归哉?”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卜居》是一首表现诗人隐居生活情趣的诗歌,通过描写宜州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