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扣禅坊,空山草木长。
殿荒人晒席,僧去佛无香。
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
兹行无伴侣,独自绕修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策杖扣禅坊,空山草木长。
殿荒人晒席,僧去佛无香。
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
兹行无伴侣,独自绕修廊。
《到李山寺》是宋代诗人王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王谌,字子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能诗,与释绍嵩等多有唱和,著有《潜泉蛙吹集》,其中收录其六十馀首诗作。这首诗的全文如下:策杖扣禅坊,空山草木长。殿荒人晒席,僧去佛无香。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兹行无伴侣,独自绕修廊。
王谌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描绘了李山寺的自然风光和幽静氛围。首句“策杖扣禅坊”即描绘了诗人以杖叩击寺庙的大门,进入这一片空寂之地;次句“空山草木长”,展现了寺院周围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繁茂,草木茂盛,无人打扰;第三句“殿荒人晒席”,描述了殿宇荒废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此晒草席的情景;第四句“僧去佛无香”,反映了僧侣离去后,连佛前的香烟也消散无踪;第五句“榆树苔衣绿”,用生动的视觉描写,表现了榆树枝叶上的绿苔;第六句“松花粉穗黄”,通过色彩对比,强调了秋天落叶松枝上黄色的花粉;最后一句“兹行无伴侣,独自绕修廊”,表达了诗人孤独游览这座古寺的心境。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刻画了李山寺的自然美景,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事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