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其二 渔父

山青青。
水青青。
两岸萧萧芦荻林。
水深村又深。
风泠泠,露泠泠。
一叶扁舟深处横。
垂杨鸥不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相思(渔父)》是宋代文学家王质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质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生活情趣。下面将具体解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艺术特色:

  1. 作品背景:王质,字华卿,号雪山,南宋时期的经学家、诗人和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闲适与超脱的生活态度,而《长相思(渔父)》正是这种态度的典型展现。

  2. 作品原文
    山青青,水青青。
    两岸萧萧芦荻林。
    水深村又深。
    风泠泠,露泠泠。
    一叶扁舟深处横。
    垂杨鸥不惊。

  3. 作品赏析

  • 意境之美:《长相思(渔父)》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青山绿水间,岸边稀疏的芦苇随风轻摇,远处的水面上,一座孤舟静静地漂浮着。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情感表达:诗中“风吹过水面,带起清凉的声音;露珠在叶子上滚动,发出细微的声响”,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语言特色:诗中的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如“风泠泠,露泠泠”,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诗中还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萧萧芦荻林”、“扁舟深处横”,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创作特点
  • 情景交融:王质巧妙地将山水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传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 简约而不简单:虽然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意,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即追求简洁而不失深度。

《长相思(渔父)》不仅是王质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被后人传颂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