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縠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
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
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
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
整飞驭,成得得。
寻前约、宽忆忆。
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
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
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满江红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八》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并非岳飞或厉声教所作。该词牌名起源于唐代,最初被称为《上江虹》或《满江红》,广泛应用于民间歌唱。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满江红》成为一种常用的词牌,尤其在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名声大震。《满江红·其八》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满江红·其八》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部腐败的双重压力。辛弃疾作为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和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气概的追求。在这首作品中,辛弃疾通过豪放派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满江红·其八》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形象描绘。辛弃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夸张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例如,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隐喻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孤独无助。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满江红·其八》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满江红·其八》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南宋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反映。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通过对《满江红·其八》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