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故人张孝先

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年尽见之。
共脱兵戈身偶在,各怀乡国语尤悲。
又寻芳草春风路,犹听孤舟夜雨时。
避地海山周万里,此行无处寄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故人张孝先》是宋代诗人王铚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别故人张孝先》:

  1. 基本信息与创作背景:《别故人张孝先》,全称《赠张孝先》,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王铚的作品。王铚在诗中通过回忆与张孝先的相遇和分别,表达了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此诗作完成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2. 诗歌原文

平生尝叹少陵诗,  
岂谓残年尽见之。  
共脱兵戈身偶在,  
各怀乡国语尤悲。  
又寻芳草春风路,  
犹听孤舟夜雨时。  
避地海山周万里,  
此行无处寄相思。  
  1. 诗意解析
  • 生平感慨:“平生尝叹少陵诗”,王铚在此表达出自己对杜甫诗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晚年才有机会亲身体验到杜甫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 共脱兵戈身偶在:描述了两人在战乱年代偶然相遇,共同经历世事变迁后得以幸存的情形。
  • 各怀乡语悲:表明两位友人虽身在异地,但心中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语言的眷恋。
  • 寻芳草春风路:描绘了春天里,两人在郊外小路上寻找芳草的情景,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
  • 犹听孤舟夜雨时:展现了夜晚雨中的孤独,以及朋友之间相互倾听的深情。
  • 避地海山周万里:表达了远离故乡,漂泊至遥远海山的无奈和寂寞。
  • 此行无处寄相思:最后的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的思乡之情都难以寄托和释放。

《别故人张孝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王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