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年尽见之。
共脱兵戈身偶在,各怀乡国语尤悲。
又寻芳草春风路,犹听孤舟夜雨时。
避地海山周万里,此行无处寄相思。

【注释】

  1. 张孝先:作者的友人。
  2. 少陵诗:杜甫的诗。杜甫被称为“诗圣”,以诗歌著称,这里指杜甫的诗。
  3. 残年尽见:意谓在晚年才见到。
  4. 兵戈:兵器与战旗。
  5. 乡语:家乡的语言。
  6. 避地:躲避战乱。
  7. 海山:指海上、山中。
  8. 周万里:到处,处处。
  9. 寄相思:寄托思念之情。
    【译文】
    我常感叹杜甫诗篇中写到的战争与和平。岂料在这年老之时却看到了这一切。
    我们两人都在战争中幸免于难,各自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哀叹。
    又寻找春天的芳草,沿着春风的路前行;还听着夜雨中孤舟的悲鸣。
    躲避战乱漂泊到海山之间,无处可以寄托我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避乱途中感伤之作。诗人在晚年时才真正理解了杜甫诗中的“兵戈”与“乡语”的深意,表达了他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年尽见之。”是说,我常常感叹杜甫的诗篇,但没想到在这垂暮之年,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不同感受和认识。
    颔联“共脱兵戈身偶在,各怀乡国语尤悲。”是说,我们在战争中幸免于难,只是偶尔还能相见而已;而各自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哀叹。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感受和认识。
    颈联“又寻芳草春风路,犹听孤舟夜雨时。”是说,我又去寻找春天的芳草,沿着春风的路前行;还听着夜雨中孤舟的悲鸣。这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夜晚的风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避地海山周万里,此行无处寄相思。”是说,躲避战乱漂泊到海山之间,无处可以寄托我的相思之情。这一句是全诗的结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又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和和平的不同感受和认识,以及对春天美景和夜晚风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