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僧妙询于其所居净域开小轩楚僧举季若 为永名仆以陶靖节乘流 遇坎之语榜曰乘遇亦足以触所遇而安不然虽无名可矣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
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
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
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
凭栏快神襟,永与尘事暌。
归船动菰蒲,兴断残霞西。
浮烟暝自起,待得众羽栖。
贮空诸佛心,妙理何端倪。
乘流与遇坎,万理皆筌蹄。
聊陈渊明意,斧藻粲幽题。
岂有明月珠,祇照浊水泥。
期我老中林,灭迹为圃畦。
况复大开士,赋咏自攀跻。
禅深有根源,句圆无角圭。
乃知文字工,自与造化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句来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苕溪僧妙询于其所居净域开小轩楚僧举季若 为永名仆以陶靖节乘流 遇坎之语榜曰乘遇亦足以触所遇而安不然虽无名可矣”的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苕溪和尚妙询在他的住处建造了一座小亭子,楚僧举季若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做“永名”,并让他骑着陶渊明的船在溪流中航行。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用《论语》中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来鼓励自己,即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而是努力让自己变得值得他人知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