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西来长子孙,不徒无诤且无言。
后来鼻孔撩天汉,有眼何尝看世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达摩西来长子孙,不徒无诤且无言。
后来鼻孔撩天汉,有眼何尝看世尊。
《赠无诤和尚四首·其四》是宋朝王迈的作品。
这首诗以“达摩西来长子孙,不徒无诤且无言”开篇,通过引用佛陀的传说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在王迈看来,佛祖的教诲不仅在于言辞上的教导,更在于其内在的修养与实践。这种理解超越了文字表面的意思,触及了禅宗精神的核心,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佛祖相同的境界。
诗中的“后来鼻孔撩天汉,有眼何尝看世尊”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佛像的鼻子高耸入云,眼神深邃,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真相。这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在世界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境界。
在“寒山拾得哈哈笑,更有人痴似汝么”这一联中,“寒山拾得哈哈笑”指的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他在雪地中拾得一具尸体,却因见其心未死而大笑。这一行为被后人解读为对生死的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洞察和理解。而“更有人痴似汝么”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宗对于痴迷于外在事物的人的批评,提醒人们要回归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王迈的《赠无诤和尚四首·其四》不仅仅是一篇赞美无诤和尚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禅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