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知观静斋

蛮触当战冲,蚌鹬据争境。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
人事苦纷拿,世态异炎冷。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阱。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
师如辟尘犀,神观最清警。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郢。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
昼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
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洪知观静斋》是宋朝王迈的作品,而非五迈所作。该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王迈,字实之,号臞轩,是宋朝兴化军仙游人,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曾为浙西安抚司干官,因揭发廷试详定官舞弊而被免职。后被召试学士院,策以楮币,迈援据古今,考究本末,又因楮币而论及时事。
  1. 诗歌内容
  • 诗中通过描述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人用“蛮触当战冲”、“蚌鹜据争境”来比喻世间的纷争与对立,用“复命终归静”来暗示人生的终极归宿在于内心的平静。
  •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1. 文学价值
  • 《题洪知观静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谐与个人心灵宁静的追求。
  1. 后世影响
  • 《题洪知观静斋》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引用和研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同时,该诗也被收入多种文学作品选集,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题洪知观静斋》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鲜明个性的宋代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也是广大读者欣赏和学习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