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当战冲,蚌鹬据争境。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
人事苦纷拿,世态异炎冷。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阱。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
师如辟尘犀,神观最清警。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郢。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
昼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
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
这首诗是一首咏道诗,诗人通过对洪州知观静斋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题洪知观静斋:这是题目,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洪州知观静斋的。
蛮触当战冲,蚌鹬据争境。:这句诗描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争斗,与人类社会的争斗相呼应。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这里表达了人生苦短,世事纷扰,最终都要归于平静的道理。
人事苦纷拿,世态异炎冷。:这里的“纷拿”形容人事纷争复杂,而“炎冷”则形容世态变化无常。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远离尘嚣、追求清静的生活态度。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阱。:这里的“畏途”和“机阱”都象征着困难和危险,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担忧。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追求的不满,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这里的“道侣”指同道中人,而“洪师”则是诗人心中的楷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道德的坚守。
师如辟尘犀,神观最清警。:这句话赞美了洪师如同辟尘犀一样,能够洞察世间万物,保持内心的清净。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郢。:这里的“粹”和“天倪”都象征着纯净和高远,而“运斤优匠郢”则形容技艺高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深学问的执着追求。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这里的“结茅”和“数椽”都是形容简陋的居所,而“讨胜事幽屏”则表示在简朴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这句话赞美了居所的建筑风格,既简洁又庄重。
昼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这句诗描述了居所周围的风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
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这里的“开卷课黄庭”指的是阅读《黄庭经》,而“煮茶汲清井”则形容品茗之乐。这些活动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这里的“以静名其轩”表示居所的名字与居所的风格相呼应,而“会处心自省”则表示在居所中进行自我反思和修行。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慨,尽管身处喧嚣之地,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这里的“烦师”是对洪师的尊敬和依赖,而“缩地脉”则形容洪师的神通广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洪师的感激之情。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这里的“火云张”和“霜宇净”都是形容景色的变化,从炎热到寒冷。诗人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相信洪师会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描绘洪州知观静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生活真谛的领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