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
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
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
会须酬贵骨,野燎报宣麻。
县尉林公挽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县尉林公挽词》是叶适所作,表达了对晚得官职的遗憾以及对后人的期许。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县尉林公挽词》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叶适。诗句如下:“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会须酬贵骨,野燎报宣麻。”。
诗意解读:此诗表达了叶适对自己晚年未能及时得到提拔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通过努力取得成就的期望。诗中“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升迁的无奈和遗憾。而“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则反映出叶适虽然自己未能充分展示才能,但仍然希望后辈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努力获得成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赏析观点:叶适在诗中寄寓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激励他人,强调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和进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历史背景:作为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学发展为叶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 叶适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也是形成其作品独特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学价值:《县尉林公挽词》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叶适的《县尉林公挽词》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后人的勉励和期望。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