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墓有感

轩冕委尘埃,今人为古哀。
百年丘陇废,几个子孙来。
蔓草栖朝露,穷猿泣夜台。
世间类如此,当乐且衔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废墓有感》是宋朝诗人叶茵的作品,表达了对古墓荒凉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作品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叶茵简介:《废墓有感》的作者是叶茵,字景文,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叶茵曾出仕,但因“十年不调”而退居乡里,筑起了顺适堂,并因此得名。他与陈起等有唱酬往来,并且还著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1. 作品原文
  • 诗句原文:轩冕委尘埃,今人为古哀。百年丘陇废,几个子孙来。蔓草栖朝露,穷猿泣夜台。世间类如此,当乐且衔杯。
  • 诗意解读:诗中的“轩冕委尘埃,今人为古哀”,形象地描绘了古代贵族权力的衰落和今日的凄凉景象;“百年丘陇废,几个子孙来”,反映了墓地的荒废及子孙的稀少。“蔓草栖朝露,穷猿泣夜台”,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的冷漠和生命的无奈。最后两句“世间类如此,当乐且衔杯”,则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仍保持豁达的心态。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忧虑,也寄托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语言简练: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哲理性强:通过对生死、荣辱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社会责任感。

叶茵的《废墓有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宋代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古墓的描绘,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敏感洞察力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