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门不扫,秋草翳吾庐。
弃置贤人酒,萧条长者车。
冥迷床斗蚁,润溽箧生鱼。
药物从无继,箪瓢自有馀。
形神寂可吊,身世邈相疏。
何事文园客,痟中亦著书。
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亦卧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亦卧疾》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司马光因病而卧床休息时,他与友人吴冲卿的相互交流与感悟。诗中不仅反映了司马光当时的心境,也展示了他对友情、生命和哲学的思考。
司马光在《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亦卧疾》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他通过描绘秋草覆盖的庐舍、弃置贤人酒和萧条长者车等景象,传达出对物质世界和功名利禄的淡泊。这些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的景色,同时也隐喻着作者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司马光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这也是宋代文人常见的人生哲学。
司马光在诗中还表现出对于生死、名节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如“形神寂可吊”一句,揭示了他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何事文园客,痟中亦著书”,则透露出他即使在病榻上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这种精神状态在古代文人中颇为罕见,显示了司马光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司马光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倾向和文化追求,这对当代读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司马光的这首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和吴冲卿病中偶书呈诸同舍光时亦卧疾》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司马光对人生哲理、社会现象以及个人情感的一次深刻探索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