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
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
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生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关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李汝臣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冯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老生规其文,色若寒灰死。阁笔不能下,敢有疵瑕指。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到屣。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添兵十万余,斗粟无支拟。州郡走符檄,纵横瓷鞭箠。闾交浪愁苦,卒食半糠秕。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严明束吏手,诱论提民耳。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弦朔示云周,露积丘山比。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2. 诗歌赏析:司马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官员们生活艰辛的现实。通过描绘李汝臣的生活状态和官场经历,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关注。

  3.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该诗采用了五言古体的形式,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李汝臣一生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遭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动荡。

  4. 文化价值:作为宋诗的代表作之一,《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历史背景,是研究宋代政治和社会的重要资料。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命运的诗作,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司马光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