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汭宫。
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
阙角月华白,苑墙霜叶红。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介绍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司马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初寒天气下洛汭宫景象的细腻描绘。下面将深入解析这首诗:
作者简介: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史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宋朝四朝,为官清廉正直,深受人民爱戴。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源。司马光的人格魅力也为其文学作品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使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道德修养的典范。
诗歌原文:《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汭宫。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阙角月华白,苑墙霜叶红。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初寒景象的具体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洛阳洛汭宫的喜爱之情。诗中“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表达了尽管皇宫中没有华丽的装饰,但自然之美却能让人感受到皇家的尊贵与大气。“阙角月华白,苑墙霜叶红”则通过对比色彩鲜明的月华与霜叶,进一步突出了冬日里宫殿的壮丽与美丽。此外,“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则体现了宫廷中的人们渴望得到皇帝的宠爱,并始终关注着东方的方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心态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当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政治打压,被贬至汝州(今河南汝州)任知州。这首诗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光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坚持。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描写初寒景象的七言绝句,《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人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其次,诗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最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初寒天气的诗作,更是一种情感与审美的结合。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