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均

君为儒者岂知兵,何事欣随璧马行。
裴度樽前坐韩愈,赵成帐下立荀卿。
御戎谁道全无策,对垒宁妨下一枰。
须信乾坤养不肖,年三十七卧柴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元均》是宋朝欧阳修的作品。在宋代文学的宝库中,欧阳修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人广泛传颂。《寄秦州田元均》这首诗不仅是欧阳修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人物,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他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政治上亦有显著表现,曾历任多项要职。

从创作背景上看,《寄秦州田元均》的创作是在欧阳修担任西京留守时完成的。当时欧阳修为边将而设,需要用儒臣来安抚汉军,同时处理边防的军事和政治事务。这样的背景使得欧阳修对边疆的稳定和治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些体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这首诗的结构非常严谨,由八句组成,每四句为一个单元,共两单元,每单元押一个韵。这种结构形式既保持了诗歌的整齐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形式的精心安排。首联“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点明了边将用儒学人才来治理军队的重要性;颔联“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描述了边疆安定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平繁荣的向往;颈联“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则通过梦境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尾联“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则表达了对友人田元均的怀念以及对其功绩的回忆。

可以看出《寄秦州田元均》不仅在艺术性上达到了高度,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它是欧阳修诗歌创作中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艺术特色,还能从中领悟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远大的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