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持笔事征西,未省樽前略展眉。
草檄朝慵腕劳脱,论兵夜苦舌疮痍。
报君自说心如石,忧国人言鬓欲丝。
若纪成功镂金板,能文韩愈自相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几年持笔事征西,未省樽前略展眉。
草檄朝慵腕劳脱,论兵夜苦舌疮痍。
报君自说心如石,忧国人言鬓欲丝。
若纪成功镂金板,能文韩愈自相随。
《寄叔文》是宋代文学家韩琦写给其叔父的一首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是韩琦在任陕西路转运副使期间所作。韩琦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在诗歌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亲情的珍视。
韩琦与弟弟韩忠彦都是北宋名臣,二人在政治舞台上有诸多交锋与合作。韩琦在政治上以刚毅著称,而韩忠彦则以温和著称。兄弟二人的政治观点虽然不同,但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韩琦对叔父的深情以及两人之间的兄弟情深。
从文学角度来看,此诗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宋代诗词注重抒情达意,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韩琦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宋代诗词的典型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待亲情的态度,强调了家庭关系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寄叔文》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