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病起二首 其二

闻道车书未一家,平时苦苦念京华。
新来忽得幽居味,竹屋茅檐政自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病起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之一。诗中描述了壮年得病后的状态,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以下是对《次韵病起二首 其二》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渐喜一杯好留客,未应五斗似当时。
    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
    去卧淮阳従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2. 诗歌赏析

  • 健康反思:通过“渐喜一杯好留客,未应五斗似当时”表达了疾病虽然影响了日常生活,但并未完全剥夺了与朋友们欢聚的能力,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
  • 生活哲学:在“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中,诗人描绘了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心境平和,反映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心态。
  • 未来展望:“去卧淮阳従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即使目前处于疾病之中,仍然有追求功名的长远计划。
  • 老年哲思:诗句“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更迭的接受。
  • 养生观念:“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反映了诗人对人体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1. 创作背景
  • 《次韵病起二首 其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苏辙中年时期,那时他可能已经经历了不少政治上的挫折或生活中的波折。这首诗可能是在病中或康复期间所作,通过与友人的诗词唱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宋代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能体会到苏辙作为一个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