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车书未一家,平时苦苦念京华。
新来忽得幽居味,竹屋茅檐政自嘉。
注释:
闻道车书未一家:听说国家还没有统一。
平时苦苦念京华:平日里,我常常想念京城的繁华。
新来忽得幽居味:近日,我突然感到隐居生活的美好。
竹屋茅檐政自嘉:竹屋和茅檐本身就是一种美好,无需过多修饰,本身就很值得赞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病中听到外面战乱纷纷,而自己却能安享清闲的生活时所写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首句“闻道车书未一家”,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国家尚未统一,各地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珍惜自己的安宁生活。
次句“平时苦苦念京华”,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平时的时候,总是怀念着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这里的“京华”指的是当时的首都,也暗指诗人心中的故乡。通过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新来忽得幽居味”,则是诗人在经历了战乱之后,突然找到了隐居生活的滋味。这里的“幽居”指的是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诗人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这种体验让他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尾句“竹屋茅檐政自嘉”,进一步升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竹屋茅檐”是指简陋却充满生机的小屋子,它们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和愉悦。诗人通过对比京城的大宅院,更加凸显出隐居生活的清新与自然。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战乱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感慨与追求。同时,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也非常细腻生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