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陶仙观林公辨诗 其二

木落风高八月天,山荒屋老意萧然。
道人香火但灰冷,何处如今更有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陶仙观林公辨诗 其二》是宋代诗人任希夷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哲思,展现了作者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应作于宋朝时期,反映了当时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 个人经历: 任希夷可能是在游览陶仙观时有感而发,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和体会,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1. 诗歌原文
    木落风高八月天,山荒屋老意萧然。道人香火但灰冷,何处如今更有仙。

  2.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简练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特别是“木落风高”四字,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寥落之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岁月变迁、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意萧然”、“但灰冷”、“无处寻仙”等词语,都透露出一种失落和寻觅中的矛盾心理。

任希夷的《游陶仙观林公辨诗 其二》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启发心灵,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