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首 其一

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恕便相关。
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
风静窗前榆叶闹,雨馀墙角藓苔斑。
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三首 其一》是宋朝女词人朱淑真的诗作,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

朱淑真生于南宋时期,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后迁居浙江钱塘(今杭州)。她的生平虽然不详,但据传她因与丈夫感情不合而抑郁早逝。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著称,在宋词中独树一帜。

《暮春三首 其一》中,朱淑真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絮便相关”展现了春天虽已过去,但仍留下淡淡的花香和柳絮,给人以无限遐想。同时,“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等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内心的淡淡忧愁。

朱淑真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例如,“碧沼荷钱小叶圆,眼前芍药恣连颠”中的荷花和小叶芍药象征着纯洁而短暂的美好,而“乍着薄罗偏觉瘦,懒匀铅粉只宜眠”则揭示了她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美的追求。

朱淑真的《暮春三首 其一》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赞颂,更是她情感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体验的深刻表达,这首诗展示了宋代女性词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