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不肯负所学,高洁清风自凛如。
逆孺殿岩辞特荐,昵交戚畹绝私书。
不矜虏馆穿正鹄,甘向蛮溪佩左鱼。
沅芷澧兰香满路,万人恸哭护灵舆。
挽陈有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有功》是一首宋代诗人朱黼创作的七言律诗。该文学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功的高尚品格与坚定立场,以及他生前的清高和死后的哀思。
下面将详细探讨《挽陈有功》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朱黼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道德品质的追求。朱黼的这种思想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原文及翻译:《挽陈有功》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的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其原文如下:
- 生平不肯负所学,
- 高洁清风自凛如。
- 逆孺殿岩辞特荐,
- 昵交戚畹绝私书。
- 不矜虏馆穿正鹄,
- 甘向蛮溪佩左鱼。
- 沅芷澧兰香满路,
- 万人恸。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陈功生前和死后的不同态度的描写,展示了陈功的高洁品格和他对国家的忠诚。在生前,陈功拒绝了朝廷的推荐,选择了一条清高的道路;而在死后,他的名声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哀悼的对象。这种对比突出了陈功一生的坚守和牺牲。
写作背景:由于历史原因,关于朱黼的具体生平资料并不多。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时代的氛围,即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朱黼可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挽陈有功》。
朱黼的《挽陈有功》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个人品德追求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风骨,以及个体在其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