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十题 其四 公堂槐

五纪栽培后,三春长育中。
灵根蟠故国,密叶荫儒宫。
患与般斤远,歌宜鲁藻同。
先儒垂意远,期此出三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学十题 其四 公堂槐》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一篇散文。该文选自《栾城遗书》,《栾城集》卷二一。这是苏辙为其父苏洵所写的碑文,记述了苏洵在家乡任知县时,与友人游公堂槐下的往事。

原文如下:

公堂之东有大槐,而西偏有小斋。大槐去人可百步,高不知几百尺。其根如大船底,而枝叶如云状。故虽盛夏,风急雷殷,而树若偃伏。及夫春之初也,华英烂漫,蜂蝶飞舞其间,而人亦不能窥其中矣。

予少时,尝从先生游于公堂之下者凡十余年。而未尝见公堂之中如小斋之明洁也。今观此室,则知天下之事固非易言也。而天下之人亦岂尽能如先生之聪明、刚毅、深仁、粹德乎?

予既为记,而复为诗以赞之。诗曰:

公堂之西有小斋,
清虚明洁如玉裁。
人言天下事难言,
谁谓先生独先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