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畴已种圃畦青,高卧丘园自放情。
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
残莺喜向风前啭,病鹤犹能月下鸣。
千载令名如有得,莫愁轩冕老无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农畴已种圃畦青,高卧丘园自放情。
客少不嫌三径湿,年丰休叹一瓢清。
残莺喜向风前啭,病鹤犹能月下鸣。
千载令名如有得,莫愁轩冕老无成。
《次韵俞子文南轩雨后》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夏,当时王安石因反对新法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司马。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全文如下:
南轩雨后天欲晴,
车马相从喧笑声。
亭台楼阁皆掩映,
绿树丛中莺啼声。
王安石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他通过对雨后的南轩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同时,他也通过与友人的车马相随、亭台楼阁掩映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此外,诗中的“绿树丛中莺啼声”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