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彩笺书尽剪江波。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是宋代文学家米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还展示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关于《入境寄集贤林舍人》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米芾(1051-1109),字元章,号海岳外史、鹿门居士,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被后世誉为“文豪”。他出生于太原,后因战乱多次迁徙居住地,最终定居润州。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山水人物画作多用水墨点染,自成一家。此外,他还有丰富的文学作品,如《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创作背景:《入境寄集贤林舍人》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旅途中偶遇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并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对这位隐者的敬慕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信。同时,通过与隐者的交往,诗人也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名利的淡泊。
作品特色:《入境寄集贤林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研究宋代诗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此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不仅是米芾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宋代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艺术追求,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审视传统文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