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彩笺书尽剪江波。

【注释】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到某地后,寄诗给在集贤林(宫苑名)的林舍人。集贤林为唐代翰林院官署所在地,林舍人是翰林学士。

扬帆载月远相过:扬帆,指乘船。载月,指乘着月光。相过,指相互拜访。

佳气葱葱听诵歌:美好的气息充溢四周,可以听到朗诵诗歌的声音。葱葱,形容茂盛、浓郁。

路不拾遗知政肃:路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捡拾别人丢下的东西。政肃,指政治清明。

野多滞穗是时和:野外庄稼长势很好,这是丰收年景。

天分秋暑资吟兴:天气晴朗炎热,正好助兴吟诗。

晴献溪山入醉哦:在明媚的阳光下,把溪山景色写进诗里,使人陶醉。

便捉蟾蜍共研墨:便捉取蟾蜍,共同研磨墨汁。蟾蜍是一种小动物。便,就。

彩笺书尽剪江波:用彩色的纸写信,直到江上的波浪都剪平了。

【赏析】

此诗应为诗人初至集贤林舍人处所写。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扬帆载月遥相过”,描写诗人乘船远行,带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之情,来到集贤林舍人处。这里的“月”象征着友情和思念。第二句“佳气葱葱听诵歌”,描绘了集贤林舍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朗读诗歌的场景。这里的“佳气”象征着美好的氛围和环境。第三句“路不拾遗知政肃”,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治安良好的赞赏。这里的“知政肃”象征着治理得当和政治清明。第四句“野多滞穗是时和”,描述了田野里庄稼长得非常好的景象,反映了丰收年景的到来。这里的“时和”象征着农业丰收和社会安定。第五句“天分秋暑资吟兴”,强调了天气晴朗炎热,有利于吟诗作画的兴致。第六句“晴献溪山入醉哦”,展现了诗人在明媚阳光下陶醉于溪山景色之中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集贤林舍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美好环境和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