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
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
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
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
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
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
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注释】:
①山椒:山崖上的草。
②洛川:洛阳附近地区。
③夏统:指晋代的傅玄,字武仲,善鼓琴,有清识高远的志向。
④洛川:指洛阳附近的洛河。
⑤扣舷:拍击船舷。
译文:
在山崖上筑起房屋,俯瞰着江水波涛,常常怀念楚国制芰荷(一种植物)时的情景。
曾经怜爱过他的才华与气质,如今却厌倦了他书信中的谄媚与虚伪;他本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怎会因为皇帝的宠幸而抛弃自己呢?
圣君时常能够和百姓一起吟唱《诗经》,赞美他们的美德,因此我时常听到他们歌唱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边。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当时诗人正被贬为江州司马。魏泰是魏徵的儿子,曾为相,后遭贬谪。魏泰对父亲很敬爱,所以给父亲写信,并请白居易作诗相和。诗中“洛川”指洛阳一带。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酬答魏泰的来信。
首联“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眺望江景、怀念故土的情怀。山椒即山间草莽,这里指山巅的荒草。楚制荷,指楚人制芰荷,也就是楚地的荷花。
颔联“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表达了诗人对魏泰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从前魏泰才高气盛,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则被贬为司马,过着寂寞的生活,连仆人送来的书也懒得打开来看。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颈联“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魏泰的赞赏和敬仰。诗人认为魏泰的才能是不会因为他得到皇帝的宠爱而受到埋没的;圣君时常能够和百姓一起吟唱《诗经》,赞美他们的美德,因此我时常听到他们歌唱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耳边。这两句话表明了诗人对魏泰的高度赞扬和推崇。
尾联“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以感慨的口吻收束全诗。诗人用“一自扣舷”来表示自己已经离开了魏泰,不再和他在一起生活了;“洛川云物”指的是洛阳一带的风景名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魏泰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