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随泉上,山云触石生。
宝栖弹指处,的的是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竹径随泉上,山云触石生。
宝栖弹指处,的的是分明。
龙井延恩衍庆院是南宋时期广福院、延恩衍庆寺,位于风篁岭,俗称龙井寺。该院始建于五代乾祐二年(949年),由杭州人凌霄募缘创建,当时名为报国看经院。经过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苏东坡书额,以及元丰二年(1079年)名僧辩才法师的更名与修复,最终成为今日所见之景。
《龙井延恩衍庆院》是北宋诗人米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反映了他对这一寺院及周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描绘了竹径随泉而上,山云触石而生的景象。宝栖弹指处,分明如画。米芾以王献之笔意写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他擅长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
在文学艺术领域,龙井延恩衍庆院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也是宋代文人精神寄托和文化创造的场所。米芾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文化风貌。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人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并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
龙井延恩衍庆院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米芾的《龙井延恩衍庆院》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