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其二 再用韵伤春

花落风初定。
倚危阑、衷情欲愬,踌躇不忍。
把酒问春春无语,吹落游尘怎任。
待泪雨、红妆蔫尽。
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
芳草路,人愁甚。
浮生一梦黄粱枕。
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
金谷平泉俱尘土,谁是当年豪胜。
但五柳、依然陶令。
千古兴亡东流水,望孤鸿、没处残阳影。
无限意,伤春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梦桂的《贺新郎 其二 再用韵伤春》是一首宋代诗人创作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品原文
    花落风初定。倚危阑、衷情欲愬,踌躇不忍。把酒问春春无语,吹落游尘怎任。待泪雨、红妆蔫尽。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芳草路,人愁甚。浮生一梦黄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
  2. 内容解析
  • 景致描写:诗篇开篇即以“花落”起兴,描绘出一幅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心理描写:诗人在倚靠危阑之时,心中满怀情感却无法倾诉,这种矛盾的情绪贯穿全诗。
  • 象征寓意:春风作为春天的象征,被拟人化地描述为无语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
  1. 艺术风格
  • 用典:诗中运用了“燕衔春将去”和“误啼鹃”等典故,这些典故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 语言特点:何梦桂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来传达深刻的情感。
  1. 文化背景
  • 宋代诗词:何梦桂生活在宋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 文人情怀:宋代文人多有感时伤怀之作,何梦桂的这首《贺新郎》也反映了这一时代文人的共同情感。
  1. 思想价值
  • 生命观照: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 审美情趣:诗中的美景与哀情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
  1. 教育意义
  • 启发思考:这首诗可以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的宝贵和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 情感共鸣: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活态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强对人生的感悟。

何梦桂的《贺新郎 其二 再用韵伤春》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