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解鞍就尘榻,聊与幽人期。
寒花受微雨,清香散前墀。
箯舆杳不来,坐恨白日迟。
茗瓯无复共,何以慰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是宋代诗人吴则礼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其简洁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约出游后未能如期相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深入解析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吴则礼,宋代诗人,其创作风格多样,擅长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诗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 诗词原文:解鞍就尘榻,聊与幽人期。寒花受微雨,清香散前墀。箯舆杳不来,坐恨白日迟。茗瓯无复共,何以慰相思。

  3. 作品赏析:该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次因故未能如约而行的出游经历。词中“解鞍就尘榻”形象地展示了出游前的轻松氛围,而“箯舆杳不来”则转折到因某种原因导致出游的取消,使整个场景显得有些遗憾。“坐恨白日迟”表达了作者对于不能如愿的深深遗憾和无奈感。最后一句“何以慰相思”,则是全词的情感高潮,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孤独与寂寞。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更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