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宣相 其二

梅花又是隔年看,节节光明雪照山。
百万虎貔双剑外,三千騋牝寸田间。
鹤头捧诏从天陛,鸡舌含香趁晓班。
富有春秋洪愿力,宅家那得放公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安宣相 其二》是一首描绘宋代历史人物吴泳的古诗作品。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吴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家的贡献。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吴泳,字明叔,北宋诗人、政治家。他曾任中书舍人,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至长沙。后又被召回任右司郎中,再遭弹劾,最终被迫辞官。他的一生充满波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1. 诗歌原文
    寿安宣相 其二
    梅花又是隔年看,节节光明雪照山。
    百万虎貔双剑外,三千騋牝寸田间。
    鹤头捧诏从天陛,鸡舌含香趁晓班。

  2. 诗句解析

  • 梅花又是隔年看,节节光明雪照山:诗人以梅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奈。梅花每年都能看到,但是每年的颜色都是新的,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更迭。同时,梅花的坚韧和明亮也象征着诗人的品格。
  • 百万虎貔双剑外,三千騋牝寸田间:这句诗描述了吴泳的政治生涯。“虎貔”指的是勇猛的军队,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而“騋牝”(一种牛)则代表着农民的辛勤劳作。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吴泳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 鹤头捧诏从天陛,鸡舌含香趁晓班:这句诗描绘了朝堂上的盛况。“鹤头”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诏”则是皇帝的命令。“从天陛”意味着诏书下达的场景,“鸡舌含香趁晓班”则描述了大臣们早晨入朝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朝廷的繁华,也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关注和期待。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梅花、军队、农民、朝政等不同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热爱。这种情感既体现在对国家繁荣的赞美中,也体现在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里。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美感。例如,将梅花的坚韧和明亮与自己的品格相比,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将朝堂的繁华与朝政的关注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吴泳的《寿安宣相 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历史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吴泳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