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风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馀。
或睨立倚窗,或饮于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是宋朝诗人吴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负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余。
    或睨立倚窗,或饮於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2. 诗歌赏析

  • 春天的描写:诗中的“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美丽的少女不愿褪去她的艳丽。
  • 秋天的描写:而当转到秋天,作者转而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士形象,“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心境宁静的态度。
  • 自然景观: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 艺术技巧: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1. 诗歌主题
  • 四季之美:诗歌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 人生哲理:诗中的“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哲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文学价值
  • 艺术表现:《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文化传承:该作品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历史背景
  • 宋代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吴泳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其诗歌创作必然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熏陶。
  • 个人经历:吴泳的个人经历也可能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沧江人,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

可以看出《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次深刻的精神旅行。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学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