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送张伯修赴宣府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 送张伯修赴宣府”是宋代著名诗人吴泳的一首词,创作于理宗景定中。这首词通过描绘出征前的场景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张伯修的深深祝福,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从词的字面意义上来看,“玉骢已向关头路”描绘了一幅战士即将踏上征途的场景,“待携取、功名去”则表达了战士们对于功名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玉骢”指的是战马,象征着战士们的英勇和决心。

词中“慷慨不歌桃叶渡”一句,表达了战士们在出征前的豪情壮志,他们不愿意像桃花渡上的歌女那样悲凄哀怨,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这一句也体现了吴泳对士兵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奋勇争先,取得胜利。

词中的“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反映了士兵们的学识和才华。他们虽然肩负着保卫家园的责任,但仍然不忘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干,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士兵们的赞赏和鼓励。

“从军缅想当年赋。纵局局翻新只如许。但恐归来秋色暮”这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士兵们未来生活的深切关怀。他希望士兵们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完成使命。即使面对可能的危险和挑战,他们也要保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词,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对士兵的敬意和祝愿,也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