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其四

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
家家已了收藏计,物物何知造化恩。
衣褐宽来姑唤妇,垣墉补处祖将孙。
江乡此际鸡豚社,俚舞村歌入梦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是宋代诗人吴潜的古诗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于社会现实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不仅是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更是文人抒发情感、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手段。吴潜的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特点,他的诗词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注。

吴潜(1229年—1290年),字叔子,号东篱,南宋后期诗人、词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但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最终谪至建昌军、潮州、循州等地。这样的经历使得吴潜的诗歌常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不乏温婉细腻之篇。其中,“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一句,既描绘了农村丰收的景象,又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简朴。这种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美好与哀愁,让读者在欣赏诗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吴潜的诗作不仅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还常常融入对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思考。《再用前韵各赋三解》中的诗句,如“神虬卷水向空喷,沟浍充盈到盎盆”,展现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在这里,“天上只消些少力”意味着只要统治者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便能带来天下太平;而“人闲知受几多恩”则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当百姓得到充分照顾时,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恩惠。

吴潜的《再用前韵各赋三解》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吴潜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后世无数读者心中不朽的艺术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