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痴风盲雨骤难禁,撼壁掀窗夜向沈。
百种已灰当世念,一团都是故乡心。
伏鴽扑堕床头幔,饥鼠衔翻镜上簪。
闲打无为坐空寂,谯楼五鼓已侵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用喜雨韵三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探讨这首诗歌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吴潜的背景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吴潜生于公元1196年,卒于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是宋理宗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吴潜早年科举得志,曾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并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他的政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晚年因政见不被采纳而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时局的感慨,成为后人研究和传颂的重要内容。

《五用喜雨韵三首》是一组七言律诗的总称,每一首诗均以“喜雨”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对雨水带来的希望与喜悦的情感。其中,“其二”作为其中的第二首,描绘了乌云骤雨的场景以及雨后天晴的喜悦。该诗的原文如下:

暗云泼雨土生香,不假琮黄与璧苍。

天道从来关感应,人闲此际换炎凉。

青灯可近聊凭案,缃帙堪翻谩启箱。

窗外候虫声更急,坐看斜月照堂皇。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感受。例如,“暗云泼雨土生香”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不假琮黄与璧苍”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朴素无华之美的赞赏。

《五用喜雨韵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也是作者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