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览辉仪凤下高岑,有道朝廷夬决阴。
宣室礼成熙洽象,明堂乐奏治安音。
嘉祥已庆连金颖,盛事还祈献石砧。
只道太平无以报,谁知尧德舜功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三》的内容:

  1. 作者介绍:吴潜(1195年—1262年),字叔子,号履斋,又号东山居士,汉族,天台黄岩(今属浙江)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文天祥同被宋理宗赐谥“忠简”,后世有“吴忠简公”之称,卒赠少师,封崇国公。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人推崇。吴潜的文学成就在南宋时期尤为突出,他不仅擅长诗词,还精通史学和古文。其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关怀。在《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三》中,吴潜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忧虑。

  2. 原文及翻译:览辉仪凤下高岑,有道朝廷夬决阴。宣室礼成熙洽象,明堂乐奏治安音。嘉祥已庆连金颖,盛事还祈献石砧。

  3. 赏析:《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三》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诗人首先描绘了仪凤飞临高岑的景象,寓意国家的治理如同凤凰一般高贵而神圣。接着,他用“有道朝廷夬决阴”来比喻政治清明,国家能够果断地解决各种问题。在“宣室礼成熙洽象”中,诗人通过“宣室”即汉朝的未央宫,象征国家的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最后,“明堂乐奏治安音”则通过明堂的音乐演奏,传达出国家安定和谐的信息。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隐喻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恋和期待。

  4. 思想内容: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期望。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深刻关注。诗中的“嘉祥已庆连金颖”,意味着国家的吉祥之兆已经到来,而“盛事还祈献石砧”则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祈求。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高度期望。

吴潜的《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意。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以及诗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