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世诗二首 其一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
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世诗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接下来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吴潜,字毅夫,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三大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风格沉郁悲壮。
  1. 诗词原文
  • 补衮虽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1. 作品鉴赏
  • 补衮虽思期仲甫:这句表达了吴潜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期望,希望贤能之人能够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 杀人未必是曾参:通过比喻,吴潜暗示了现实中的某些统治者可能并不具备治国的智慧和能力。
  • 毡裘浩荡红尘满:描述了边疆地区的广阔和荒凉,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 风雨凄凉紫殿阴:紫殿通常是指皇宫,这里的“阴”字形容了皇宫中的凄凉景象,反映了吴潜对宫廷生活的失望和无奈。
  • 遥望诸陵荒草隔:通过遥望帝王的陵墓,表达了对逝去的皇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 不堪老泪洒衣襟: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晚年的无奈和悲伤,以及对未来的悲观情绪。

《谢世诗二首 其一》不仅是吴潜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和社会背景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潜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